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898-88889999
邮箱:admin@eyoucms.com
查看更多
R主营项目PRODUCT
你的位置: 首页 > 主营项目 > 主营项目一

中元股份(30001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28 12:10:55  点击量:

  

中元股份(30001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元股份(30001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智能化记录分析、时间同步、配网自动化设备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营产品有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变电配网自动化设备及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测试仪器仪表等。公司智能电网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电源建设、配网建设、用户工程建设及其技术改造等。公司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通过投标方式获取订单,进行“订单式生产”、现场安装调试、交付投运,实现向客户的直接销售。用户的建设规模、技改需求,公司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控制、服务质量、过往业绩均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

  电力物联网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有力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乡电力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全面承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力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阐述了新形势下稳定工作总体思路,即,通过夯实稳定物理基础、强化稳定管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其中,“夯实稳定物理基础”明确了“源、网、储”三侧的建设要求,以合理的电源结构、坚强柔性电网平台、科学有序的储能建设,从物理层面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打好基础。

  2024年1月,国家电网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为有力支撑,以“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打造数智赋能赋效、电力算力融合、主配协调发展、结构坚强可靠,气候弹性强、安全韧性强、调节柔性强、保障能力强的新型电网。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紧扣新形势下电力保供和转型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全程管理、协同推进建设,将全面提升城乡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促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强调:加快特高压和主网架建设,要优化网架结构,强化协调机制,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配电网建设,要提高可靠性,突出保民生,提升承载力,强化主动运维。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聚焦应用赋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挥好数据要素价值。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补齐结构短板;组织编制配电网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2024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有关要求,深入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支撑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确保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的目标。

  2025年1月,国家电网发布信息,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年电网投资有望首次超过6500亿元。

  2025年1月,南方电网发布信息,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安排为17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电源工程投资完成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投资完成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电力领域国家、行业、企业、团体各项标准的起草工作,引领行业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参与的国家、行业、企业、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39项。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4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登记软件著作权8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300件。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智能电网领域,紧抓行业机遇,锚定发展战略,围绕年度经营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速产品迭代与新品研发,取得显著经营成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37135964.23元,同比增长17.56%;营业利润为64468442.27元,同比增长74.36%;利润总额为64314964.50元,同比增长6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404956.07元,同比增长78.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7626324.70元,同比增长63.87%;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增长71.43%。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1)公司强化技术型销售团队建设,针对客户差异化需求定制专业解决方案,依托优质产品、服务及精准策略,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主营优势产品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时间同步装置的营业收入与签订合同额稳步增长,信息系统、硬压板在线监测系统等新产品市场推广见效,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奠定基础。(2)公司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控本增效,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3)公司本期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减少净利润406.43万元,去年同期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减少净利润975.41万元,上述参投基金公允价值的变动不具有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精准把握市场走向,着力打造技术型销售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高效响应机制,不断精进服务质量,促使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口碑同步提升。凭借优异的市场策略及高效执行力,公司签订合同额总计45564.51万元,同比增长29.98%;其中智能电网业务签订合同额总计45094.91万元,同比增幅达34.00%。

  公司主营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中标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宝塔山±800千伏换流站工程、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大同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故障录波器、500千伏德庆输变电工程、瀑布沟水电站水风光互补项目甘洛320MW光伏电站、甘肃酒钢玉门红柳泉二期400MW风电及配套330kV升压站扩建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

  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里的重点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也是安徽省首条全额消纳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将有利于推进陕皖两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对提升安徽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输电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工程建成投运后,有利于加快晋冀两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更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华北地区能源资源配置,提高京津地区电力供应能力。

  该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首次大批量应用最新自主研制的特高压低噪声电抗器,首次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全面应用户内全封闭组合电器,有力带动电力装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项目采用CAP1000核电技术,满足三代核电技术标准,这一技术显著简化了系统设计,有利于减少设备检修量和批量化建设,项目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为我国核电厂址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该核电项目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有利于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促进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漳州核电项目规划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全部投产后,将为福建乃至全国提供大量清洁电力。每台核电机组投产后可年产约100亿度清洁电力,能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采用的“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新核安全标准,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提升了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聚焦优势细分领域研发产品,在精进既有产品性能与功能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及技术趋势开发新产品,筑牢产品储备。

  多模块通讯管理机、手持式数模一体继电保护测试仪、便携式新能源数据记录分析仪、变电站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已转产,电动车有序充电调控单元已验收,基于电力鸿蒙系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仪、便携式频率信号发生装置、继电保护外部运行信息子站正在样机试制,一种基于容器化架构的新一代智能故障录波器、保信录波一体化主站系统、基于电鸿系统的时间同步装置、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二次设备在线标准分散式配网装置、户外型智能除湿装置、JBK5000A配电网关、光储充负荷调控网关正在开发中。

  继电保护运行外部信息子站在厂站端负责采集可能影响继电保护功能实现的外部运行信息(如交流回路绝缘状态、电流回路中性线状态、电流端子温度、直流电源运行信息、谐波信息等),完成规约转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向调度主站及其他系统发送信息,实现监视、预警、及诊断等功能,减少保护的误动率,提升电流回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供电可靠性。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划定区域内多座变电站巡视数据采集、自动巡视、智能分析、实时监控、智能联动、静默监视等功能,可应用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等多种场景,推进变电站区域化巡视管理。

  保信录波一体化主站系统采集保信子站的保护信息、录波装置的录波信息,依据业务流程整合、数据整合、数据共享的思路,利用对保护装置的监视、故障分析、设备管理、告警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对电网保护动作和运行状态信息、录波器录波的收集与处理,并对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为继电保护人员、调度人员或集控人员快速分析、判断保护动作行为、处理电网事故提供技术支持平台。

  基于电鸿系统的时间同步装置在自主可控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采用PowerHarmony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提高装置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实现软硬件的完全自主可控。动态多源选择及同步跟踪算法研究、振荡器老化补偿方法模型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性能,提高了电网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了电网稳定可靠的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起草的行业标准《DL/T2844-2024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DL/T2809-2024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通信规范》,团体标准《T/CEC973-2024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工程建模与配置规范》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元股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返回列表页】

顶部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